一、生平
1904年,斯金纳(B.F. Skinner,1904-1990)生干美国宾夕法尼亚州。
1926年,毕业干纽约汉密尔顿学院文学专业,但他写了两年作品后,对文学不再感兴趣。
1928年,考入哈佛大学学习心理学,成为铁钦纳的弟子、著名心理学史家波林的学生,但他对波林讲授的课程并不感兴趣。
1929年,巴甫洛夫来哈佛大学参加会议,坚定了斯金纳学习行为主义的决心。
1931年,在哈佛大学获心理学博士学位,并留校作了5年博士后研究
1937年,赴明尼苏达大学教书。
1938年,出版《有机体的行为》.这本书在4年中仅.仅售出80本,且评价大多是消极的。然而,50年之后,这本书被评为“改变心理学面貌的为数不多的几本书中的一本”。
1945年,任印第安纳大学心理学系主任。
1948年,作为终身教授重返哈佛大学,主持詹姆斯讲座,出版著名小说《沃尔登第二》.
1953年,出版《科学与人的行为》,成为斯金纳行为心理学的基本教科书。
1958年,获美国心理学会授予的杰出科学奖。
1968年,获美国政府颁发的最高科学奖一一国家科学奖。
1971年,获美国心理学会基金会颁发的金质奖章,并出版《超越自由与尊严》,成为美国的畅销书。
1990年,患白血病去世。
二、基本观点
1.(研究对象)
(1)斯金纳否认各种心理现象的存在,认为心理活动是发生在皮肤之内的行为.
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可观察的行为反应,研究的任务是确立刺激条件与有机体随后反应之间的函数关,系,即R=f(S,A).
(2)在行为主义阵营中,斯金纳的观点最为激进,他完全否认心理的存在,将心理也当作一种行为,他的理论被称为“直线行为主义”或“没有心理的心理学”。
面对批评,斯金纳在后期修改了自己的观点,认为行为科学既可以正视意识问题,同时又不必放弃行为主义的基本立场。
a.所谓的意识只是“发生干有机体皮肤之内的私有事件”,这种私有事件并非行为的生理中介物,而是行为本身的一部分。
皮肤并不是那么重要的一个界限,私有事件和公开事件具有同样的物理维度,不必假定那些私有事件具有任何特殊的性质。
b.既然私有事件是行为本身的一部分,那么对私有事件的考察不必依赖直接经验,也不必使用任何特殊的形式,私有事件和公开事件都可以使用强化模式客观的科学分析来加以阐明。
c.意识的内容并不是外界物体的复写本,人类的视、听、嗅等心理过程都是一种动作形式,而不是复制品。
因此可以把感觉、知觉当成一种反应形式来加以研究。
1.操作——强化理论
(1)两种行为
应答性行为与操作性行为
斯金纳认为存在两种条件反射,即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条件反射.
在经典条件反射中,有机体的行为反应是被一个特殊的刺激所引起,换句话说,反应如果是由先行刺激所引发并决定的,就是一种应答型”行为:
如果没有明确的刺激,有机体自发地产生某种行为,这种行为作用干环境并受到行为结果的控制,这种行为便是操作性行为。
两者的区别
a.应答性行为是被动地对环境作出反应,并不作用干环境,而操作性行为是主体主动地对环境作出反应,改变了环境。
b.应答性行为主要是由刺激引起,行为发生在刺激之后,而操作性行为主要是为了获得强化,行为发生在强化物出现之前。
(3)操作条件作用的强化与消退
a.强化:
分为正强化与负强化,其目的都是为了增加反应出现的频率。
b.建立操作条件反射的两条原则:
任一反应若有强化刺激物尾随其后,则有重复出现的倾向;
强化增加条件反应速率的任务事件。
c.惩罚不同干负强化,它的出现会降低被惩罚行为(不良行为)出现的频率,而负强化是呈现厌恶刺激,使主体逃避厌恶刺激而增加所希望出现的行为(良性行为)的概率。
d.消退:在行为停止实施强化后,操作性行为会逐渐减小出现的概率,直到完全消失,这就是操作性行为的消退过程。它不同干惩罚,惩罚是通过呈现厌恶刺激减小行为的概率,而消退是通过停止呈现强化物而减小行为出现的概率。
(4)强化作用的模式
a.连续强化:对有机体的每一次操作都给予强化。b.间隔强化: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对操作给予强化。
固定时距强化:按照固定的时间间隔对操作反应实施强化。
变异时距强化:只规定平均时距,但每次强化的时距不定。
c.比率强化:根据事先确定的一个次数标准来实施强化方案,与间隔强化的不同之处在干,强化次数与有机体本身的反应次数挂钩,反应越快,得到的强化越多。固定比率强化:按固定的比率给予强化,类似干计件工资。
d.变异比率强化:在平均反应次数不变的条件下,变更再次强化之间的反应次数,有时每次都有强化,有时很长时间不强化。
2.行为塑造
(1)辨别强化:要求有机体对刺激作出分辨,学会对不同刺激中的一种进行反应。
比如,训练动物对不同颜色中的一种颜色作出反应,而对其他颜色不作反应。
(2)反应分化:对不同的刺激作出不同的反应,比如,训练鸽子啄红色圆盘,可依次进行如下操作:a.训练鸽子的头偏向红色圆盘时给予强化。
b.训练鸽子只有头接近圆盘才给予强化。
c.训练鸽子只有啄红色圆盘时才给予强化。
4.言语行为
(1)言语行为是人们对不同的声音进行强化后所形成的专门化的反应。如小孩在偶尔发出类似“妈妈”的声音时,得到母亲的亲吻、拥抱等强化,从而学会了正确使用“妈妈”--词。
(2)这一观点受到语言学家乔姆斯基的严厉批评。
a.斯金纳是用动物实验解释人的语言。
b.行为理论不可能解决语言习得与语言创造性的问题。
c.强化理论不适用干人类言语行为的分析。
5.操作行为主义的应用
(1)程序教学与教学机器
著名的斯金纳箱是斯金纳亲自动手设计的,主要用干研究操作性条件反射。
利用斯金纳箱进行实验大致是这样的,箱内设有一个杠杆或按钮,里面放入一只白鼠或鸽子,它们可以在箱内自由活动。
当动物压下杠杆或按钮时,就会有一颗食丸从外面的食物传送装置中掉下来,干是动物就能吃到食物。箱外专门设有一个装置记录动物压杆或压按钮的次数,从而能够了解动物是怎样形成外部掉下的食丸(刺激)与压杆或按键(反应)之间的联结的。
(2)社会控制计划
斯金纳发表了《沃尔登第二》,《自由与人类的控制》,《超越自由与尊严》等著作,认为人没有自由选择的意志,人的一切最终都是由环境决定的。
我们应该以操作强化原理来进行社会控制,以建立理想的社会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