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系
 学校首页  网站首页  院情概况  党建工作  教学科研  学生工作  招生就业  创新创业  社会服务  专业认证  心理佳苑  资料下载 
文章内容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新闻快讯>>正文
诈骗故事分类总结
2023-04-01 21:00     (点击: )

01冒充客服被骗、虚假购物、冒充学校诈骗、公益诈骗、捐款诈骗

通过冒充学校教务部、教务处、校本部或者其他部门发送奖学金/助学金/医保卡更新/更新认证等通知,骗取个人隐私信息;通过冒充公益组织发送奖品等通知来获取个人信息。

案例1

2019年高考结束,也是我高一的开始。在这个特殊的日子,我如约而至的参加了开学典礼,整个活动让刚步入高一的我激情满满。就在典礼即将结束的时候,我们学校的学生管理主任通报了一起令人悲伤的网络诈骗,一位刚刚结束高考的学长,拿着父母给的高考复读费用,大概是3万块钱左右,这位学长到了学校并没有第一时间交给学校,因为他不久前在网上遇到了一位他认为能解决他复读费用的大好人。这位学长说,一开始对方知识让他给亲朋好友宣传他们的教育机构,只要完成任务每天可以领取100元的奖金,一开始这位学长也觉得这是一件不现实的事情,但是当他领了3天的奖金之后他的思想开始动摇,从内心里觉得这是他的一个大贵人,大概半个月之后,对方要求学长投资2000元,并且说投资完以后可以获得500元的红利奖金,就这样学长一步步落入对方的陷阱,此后对方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来骗取投资,总共被骗了差不多1万元。这位学长多次联系不到对方便向自己的班主任反映,然后班主任带着他一起到当地派出所报案。从这位学长的事例,让我明白了一个人不要轻易相信一些福利,要有一定辨别是非的能力。

【温馨提示】:认准学校邮箱后缀,不要点击不明邮件链接、不要随意输入账号、密码。

以网购产品质量存在问题、不小心开通会扣费的业务为理由,冒充客服引导其通过银行卡转账、告知短信验证码、下载贷款软件等形式配合理赔流程,达到诈骗目的。

案例2

某大四学生,接到自称淘宝客服的电话,对方称不小心给其账户开通了一个代理商业务,每个月会扣款500元,需让其配合注销业务,于是在对方指导操作下转账,被骗12100元人民币。

【温馨提示】:

1.购物一定要选择正规的网站,不要被低廉的价格蒙蔽了双眼;

2.在结算的时候请使用第三方支付平台,切记不要直接给商家打款;

3.不点击不明网站或网址的链接,不向他人透露手机验证码。

4.不贪便宜,虽然网上东西一般比市面上的东西要便宜,但对价格明显偏低的商品还是要多个心眼,这类商品不是骗局就是以次充好,所以一定要提高警惕,以免上当受骗。

02刷单诈骗

通过兼职刷单的方式,刷小单实现退款,再以连环单高回扣为诱饵诱骗受害者做大单,进而拉黑达到诈骗的目的。为了提现回本,有的受害人甚至网上借贷继续投入,直至受害人无法投入资金后,骗子就拉黑消失。

案例1

某学校发生一起被骗13700元的网络刷单诈骗案,一男大学生在知乎上看到个可以赚钱的广告图片和链接,下载了APP,该APP里面可以买大小投注,事主下载登入后有接待员联系其,说投注需要先充值激活账户,并向其推荐了一个投注顾问。

其按照顾问的指引充值投注了并得到了赢利。后对方让其进行大额投注,事主充值投注900元后却没有收到返利,对方告诉其要继续充值投注才能一并返还,其为了拿回本金又继续充值投注了4200元和8600元。后对方依旧没有返还,其意识到被骗报警求助,共计被骗损失13700元。

案例2

6月22日,西夏区某高校学生王某在宿舍里玩手机,接收到了一条陌生短信显示是招聘试衣员的广告,随即添加对方微信好友。微信聊天过程中提供了一些个人信息,并点击对方发送的一个网络连接,下载了一个叫做“巴士传媒”的APP,进入APP填写了一些个人信息对方给其微信发了一个邀请码,然后就登陆了这个APP,里边有一个派单员就给其发一些商铺还有点赞关注的一些任务,一开始是几元的红包,接着就是100元、200元的任务单,做到第三笔的时候对方显示其的操作有误需要充值2000元解冻,按照要求向对方提供的卡号转了3000元,然后对方又说让继续充值9980元的对冲资金,又转了6680元,对方还是让继续转账,感觉自己被骗了,于是就报警了。

【温馨提示】:不要轻信所谓的高薪兼职及快速赚钱途径。刷单本质都是违法行为。目前刷单的主要方式有:点赞、做任务、圈粉、加关注、网络兼职等。

03贷款、注销诈骗

利用短信、电话等方式告知有“校园贷”记录,并以影响征信为由指导注销。要求在各网贷平台取消额度、借款验证,并将所借款项转至指定账户,验证完会原路返回到网贷平台实施诈骗。

案例1

就在上个月,有一声称移动公司向一群众手机打电话,电话中提及某一电话套餐已经取消了,要求该顾客重新选择套餐。在未征得该顾客同意的情况下,声称为移动公司的人给顾客任意改为高价额的套餐,该顾客还未察觉,到该扣费的时候,该顾客目瞪口呆,连忙向当地移动公司反映情况,该公司经过核实之后向上级部门反映,最终在警方和移动公司的共同努力下,将套餐改了回来。顾客真的是感到不可思议,现在骗子诈骗能力太强了,在不经意之间就将顾客的权益损害。

案例2

在这个月,我曾经遭遇了一次电信诈骗。那是在一个晚上,我正在寝室里准备睡觉,却接到了一个陌生的电话。电话那头的人自称是我的银行客服,说我的银行卡有异常交易,需要我立即核实。刚开始,我还没有意识到这是一起诈骗案件,便听着对方的话语。但是他让我输入了银行卡号、密码等重要信息,并告诉我需要通过手机短信验证才能完成核实。我当时一听就发现是个诈骗电话,然后,我开始和他斗智斗勇,跟骗子聊天,我说我用的是6G网络,不用这些低端的东西,他不停的想跟我解释,可能觉得受不了了,接着,他就挂断了电话。这让我也苦笑不得。很多人上当受骗是因为自己的安全意识太低,没有意识到这是一起诈骗案件,才会被骗得这么轻易。而且我们不要贪图便宜,占小便宜。而且,这些骗子一直不放弃,很明显的团伙作案,我也一直深受其害。

04冒充他人进行诈骗、网恋、游戏好友等

通过盗取他人账号后,“自称”熟人、学校老师等要求缴纳学费的或冒充朋友、亲人、同学发来信息,要求转钱处理相关事宜。

案例1

某学校发生一起“冒充熟人好友”诈骗案,事主上班时收到微信好友消息,对方称因为支付宝限额了,想转账到事主的银行账户上,其再帮忙转给对方的朋友。其信以为真,将自己的银行卡号发送给了对方,后对方回复已转到其账户,需晚点才能到账,并让其先转账给对方朋友。事主答应并立即转账到了对方提供的银行账户。几个小时后事主收到朋友的信息告诉其微信号被盗,事主核实后才意识到被骗,共计被骗损失900元。

案例2

故事的开头很简单,吃鸡匹配,我遇到了他,虽然是路匹,但我们配合的很好,语音开麦交流全程不会冷场,他说我声音很温柔,我夸他也是,他会给我让三级头让空投枪,让人机,那把打完,他加了我的好友,慢慢接触下来我发现这个男孩不错,温柔体贴,很会讨人欢心,和他打游戏成了我高三时期的小期待。于他,我想可能他也是吧,那些小悸动,不是假的。再后来,他跟我表白了,我很惊喜,答应了。我们同时也考虑了距离,其实我们都不太想异地恋。我只知道他是山东的,但没想到我们竟然还是一个市的,于是我们计划着高考完见面。时间总是过得很快,我高考完了,我们见面了,他很青涩,很腼腆,低着头不敢看我,第一次亲亲,我主动的,然后他狠狠地又亲过来......我想我们算是奔现成功了吧。高考成绩出来后,经过多方考虑,我没有去往他的城市,而是选了分数线内最好的学校,他表示支持,说没关系,明年我去找你。异乡求学我经历了好多好多没想到的不开心,前一阵子,我压力很大,他说,别哭,我去找你吧,我答应了,我们在一起玩了周六一整天,很开心,吃喝玩乐全是他请的,很大方,他说我开心就好。我很感动。玩到尽兴已经是很晚了,我们住了宾馆,他玩我手机,我没当回事。他不经意提起:“我想买个手机,这样带你打游戏的时候就不会卡了,资金还差一点,可我还没成年,我能用你手机借借吗,我一定及时还你。”我漫不经心地答应了,他开心的抱住我,然后拿我手机操作,最后他说:"来宝宝,看镜头,眨眨眼,好啦。"我想男孩子的快乐真简单,我要给他更好的。他回去后第一周,打钱很爽快,我想这样的话,很快就能还清了,一个周几百块钱而已,可是第二周,他好像忘了这回事,我给他要,他说没钱了,我说可我也没有啊,怎么办,他语气渐渐恶劣了,你还呗,你不是有钱吗,让我感觉陌生,他那边对话框渐渐消沉,我有点懵,试探发了个问号,得到了红色感叹号。再后来我发了无数次好友申请,都石沉大海.......你的京东账户一事,逾期事实明确,若你收到本信息后仍不还款,债权人将采取诉讼、仲裁、支付令等法律手段维护其合法权益。同时采取财产保全手段冻结你名下电子消费账户。请尽快还清全部欠款,以免造成不良影响。若存疑,请致电,还款信息一条条的像是催命符,在讽刺我的愚蠢。我报了警,电话里警察问我有证据吗,我沉默,手机里关于借钱的信息早已被他删的干干净净。当时他拿我手机借款我毫不设防。警察说小姑娘你这事就算有证据也很难弄,一千是立不了案的。“好的谢谢您”,我挂断了电话。我该怎么办呢,和父母说?说我谈恋爱被骗了一千多?不能,爸妈会很失望,家里条件也并没有多好。我只能拿出我的生活费填补这一千多块钱的缺口,这个月我只剩二百块钱了......可又有什么办法呢都是我咎由自取罢了。我真的没想到,我那么喜欢他,他为什么要那么伤害我?还是说他对我的好其实都是装的?一开始目的就是不纯的?我不敢想,我不敢相信,人性会那么可怕。

根据真实事件改编,借此提醒各位同学,勿轻信他人。

【温馨提示】:

1.提高防范意识,学会自我保护。大学生要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法制和安全教育活动,多知道、多了解、多掌握一些防范知识,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不贪图便宜、不谋取私利,不要轻信花言巧语,不要把自己的家庭地址等情况随便告诉陌生人,以免上当受骗。

2.交友要谨慎,避免以感情代替理智。同学之间要相互沟通、相互帮助。在高校,大家向往着同一个学习目标,生活和学习是统一的同步的,同学间、师生间的友谊比什么都珍贵,因此相互间加强沟通、互相帮助,以避免一些伤害。

3.服从校园管理,自觉遵守校纪校规。同学们一定要认真执行有关规定,自觉遵守校纪校规,积极支持有关部门履行管理职能,并努力发挥出自己的应有作用。

关闭窗口
Copyright©版权所有:菏泽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地址:菏泽市大学路2269号 电话:0530-5668687 邮编:274015